BCIP即5-溴-4-氯-3-吲哚-磷酸鹽(5-bromo-4-chloro-3-inodlylphosphate)。
NBT即四唑淡藍(Nitro-Blue-Tetrazolium),為深藍色無定形微溶物質。
當二者存在時,在堿性磷酸酶作用下,NTB被還原形成不溶性的藍色(在硝酸纖維素膜上)
或紫色(在尼龍膜上)沉淀,據(jù)此顏色反應來鑒定堿性磷酸酶。
產(chǎn)品特點:
1.即開即用,省去自配溶液的麻煩。
2.條件經(jīng)過優(yōu)化,最低可以檢測到0.5fmol的靶分子(在硝酸纖維素膜上),并且背景低
不需要自己摸索。
3.與硝酸纖維素膜和尼龍膜兼容,也可用于瓊脂糖凝膠原位雜交。
4.肉眼觀察實驗結果,直觀簡單,不需要額外的試劑和儀器。
成分 |
規(guī)格 |
25×BCIP |
1ml |
25×NBT |
1ml |
AP緩沖液,10× |
50ml |
說明書 |
1份 |
本產(chǎn)品可以配制100mL BCIP/NBT 顯色液,具體使用次數(shù)與膜的大小密切相關。
使用方法:
一、配制溶液:
1.按每cm2 印跡膜需要0.1mL BCIP/NBT 顯色液的比例計算所需顯色液的用量,并按下表的配方配制的所需量
的BCIP/NBT 顯色液待用。
說明:下表以10mL 為例,用戶需要根據(jù)計算得到的所需顯色液體積按比例增減各成分用量。
成分 |
用量 |
超純水 |
9ml |
AP緩沖液,10× |
1ml |
BCIP溶液 |
50μl |
NBT溶液 |
50μl |
注意:此溶液必須在1小時內(nèi)使用。
2.用10×AP緩沖液配制跟NBT-BCIP顯色液等體積的1×AP緩沖液待用。
二、顯色:
3.同鈍頭鑷子將印跡膜浸入到新鮮配制的1×AP緩沖液中,脫色搖床上搖晃5分鐘。
本方法也可以用于瓊脂糖凝膠原位雜交,處理方法一樣,
只是把經(jīng)過AP標記探針或抗體雜交的印跡膜改成經(jīng)過AP 標記探針或抗體雜交的凝膠。
4.同鈍頭鑷子將印跡膜浸入到新鮮配制的BCIP/NBT 顯色液中
(每cm2 印跡膜需要0.1mL BCIP/NBT 顯色液),室溫避光靜置顯色直到看見所需條帶。
在硝酸纖維素膜上,條帶將呈現(xiàn)藍色;在尼龍膜上,條帶將呈現(xiàn)紫棕色。
注意:顯色過程中不要搖晃,否則有色沉淀物不容易聚集。
高豐度的靶分子可能只需5-30分鐘顯色,低豐度的靶分子可能需要24小時顯色。
顯色反應一般會在24小時結束,所以顯色時間沒有必要超過24小時。
37℃放置可加速顯色反應,縮短顯色時間。
5.顯色結束后,將印跡膜轉移到盛有超純水的托盤中搖晃以終止顯色反應。
數(shù)分鐘后需要換水,共三次。
6.用吸水紙吸干膜上的水分,照相或掃描處理后避光干燥保存印跡膜。
對硝酸纖維素膜,如果用二甲苯將膜浸濕,則條帶會增強約5倍(膜變得透明,
使背景變低,條帶更明顯所致)。
7.如果不避光保存條,印跡膜上的條帶會逐漸褪色。硝酸纖維素膜上的顏色
不能脫去,如果想脫去尼龍膜上條帶的顏色,可以將膜浸入到裝在玻璃容器
的DMF溶液中,再進行熱水浴直到顏 色脫去(需要在通風柜中進行)。
硝酸纖維素膜上的條帶不能脫去。
適用于中等靈敏度檢測各種印跡膜檢測,包括Southern雜交、Northern雜交、Western blot沉淀、免疫組化等。
三種顯色方法ECL、NBT/BCIP和DAB的對比:
1.ECL
增強化學發(fā)光,一般含有魯米諾和H2O2、發(fā)光增強劑等物質。發(fā)光試劑中的魯米諾被HRP和H2O2氧化,產(chǎn)生熒光,這個過程被發(fā)光增強劑加強。其中,增強劑在體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,決定著ECL化學發(fā)光的發(fā)展。
理想的發(fā)光增強劑是:(1)發(fā)光靈敏,目前一般的發(fā)光增強劑都可以將發(fā)光靈敏度提高1000倍至100000倍以上;(2)發(fā)光穩(wěn)定,這是目前研究的重點之一,發(fā)光不穩(wěn)定的增強劑,容易在一些情況下發(fā)生“淬滅”,不容易被檢測到;(3)本底或背景低,這也是發(fā)展的方向之一,欲得到準確可靠的結果,就必須確保試劑的特異性,在無HRP或很少HRP的情況下,不發(fā)光或很少發(fā)光。
2.NBT/BCIP:
是堿性磷酸酶最佳的底物組合之一。在堿性磷酸酶(AP)的催化下,BCIP會被水解而產(chǎn)生強反應性產(chǎn)物,該產(chǎn)物與NBT發(fā)生反應,形成不溶性的深藍色至藍紫色化學物。該試劑盒可用于堿性磷酸酶系統(tǒng)的IHC和WB實驗的酶促顯色。在AP的催化下,在組織切片或印跡膜上結合了AP偶聯(lián)物的地方產(chǎn)生深藍色沉淀,可根據(jù)顏色反應來確定目的蛋白的位置及表達情況。
3.DAB:
二氨基聯(lián)苯胺(3,3’-diaminobenzidine,DAB)是過氧化物酶的顯色底物,在過氧化氫的存在下失去電子而呈現(xiàn)出顏色變化和積累,形成棕褐色不溶性產(chǎn)物,并就地原位沉淀。顯色反應原理如下:
HRP+H2O2+DAB→HRP+H2O+氧化型DAB↓
該方法特異性好,性能穩(wěn)定,操作便捷,適用于蛋白質雜交和免疫化學,其終產(chǎn)物可直接在普通環(huán)境下觀察,但靈敏度是這三種方法中最低的,僅能達到500pg。
綜合如上所述,ECL和DAB都是HRP的底物,NBT/BCIP的酶是堿性磷酸酶。而且三者的顏色顯示不同,DAB的顯色是棕褐色,NBT/BCIP顯藍色,ECL顯熒光。在靈敏度方面,ECL化學發(fā)光的靈敏度最高,為1~5pg,也有達到fg級的,BCIP/NBT的靈敏度100pg,DAB的靈敏度最低,大約為500pg。在試驗中進行選擇時,可根據(jù)不同的酶以及靈敏度等進行選擇,并且注意操作時應佩戴手套,避免將顯色劑與皮膚接觸,用后及時徹底沖洗。